新员工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小时?
不得少于24学时。
国家安监局没有明确规定岗前各级的安全培训时间,而是规定了岗前各级安全教育的总培训时间。即除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外的岗前各级安全教育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外,其它行业均为不得少于24学时。
厂级安全教育一般由企业安技部门负责进行,时间为4到16小时。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或安技人员负责,授课时间一般需要4到8课时。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化,因为按正常的培训程序,新员工的厂级安全培训应该是三天(24小时)。三天的时间可以有计划的安排每一天的具体培训内容,例如观看车间现场的视频、安全事故案例等。
新员工培训的课时不得少于24学时,也就是说这个培训的时间不得低于24小时的时间,这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时长,这个培训分三级,首先是公司级的培训,然后就是部门级的培训,最后才是班组级的培训,每个级别所培训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时间是平均分配的。
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有哪些?
1、企业文化的培训,必须达到他们绝对认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和人员的留存打下坚实的基础。此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让新入职的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阶段、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及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知识,让新进人员对公司有个基本的了解。
2、职业化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入职培训可以让他们迅速完成职业人的转变,并锁定他们在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认知自我能力的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从而达到收心和留存的目的主要针对刚毕业的应届生的课程,会对其进行针对我们公司的生涯发展路径、晋升通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岗位能力胜任的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所属岗位的胜任能力素质,找出目前的差距并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和改良从而达到快速胜任岗位能力的目的。这主要包括一些沟通、时间管理、目标制定、流程梳理、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4、团队能力的培训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安排相关的团训,团训可以让他们快速的了解自己的同事,并且有效打造团队协作精神和增强团队凝聚力。扩展资料:入职培训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型培训形式,主要有:在职培训、现场培训、讲座培训与程序化教学培训等;另一类是新型培训形式,主要有非正规学习培训、试听化培训、模拟式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户外式培训与咨询式培训等。无论是传统型培训,还是新型培训形式,皆有其优劣性。关键是针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等因素特点,将其灵活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入职培训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减少新员工的压力和焦虑;2、减少启动成本;3、降低员工流动;4、缩短新员工达到熟练精通程度的时间;
5、帮助新员工学习组织的价值观、文化以及期望;
6、协助新员工获得适当的角色行为;
7、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
8、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新员工培训在新员工入职多长时间内组织效果会相对好些?
新员工入职培训一般由以下三个阶段:
1、基础培训:入职第一天,一般由由HR组织公司的规章制度、人事政策、公司的组织架构等。有些公司如果每月或半月组织一次入职培训,那么第一天上班时新员工的主管要简单的介绍一下。
2、岗位知识:入职第一天开始到一个月内:由部门带教的老员工或部门主管进行,边教边练。
3、心态、职业素养类的培训:三个月到半年内,等员工稳定了,就可以安排心态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了,大的公司都会请培训公司来进行培训的。如果内部培训师资历比较深也可以自己进行。希望以上能帮助到你。
新员工上岗前需要做哪些培训?
1、企业文化的培训,必须达到他们绝对认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和人员的留存打下坚实的基础。此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让新入职的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阶段、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及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知识,让新进人员对公司有个基本的了解。
2、职业化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入职培训可以让他们迅速完成职业人的转变,并锁定他们在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认知自我能力的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从而达到收心和留存的目的主要针对刚毕业的应届生的课程,会对其进行针对我们公司的生涯发展路径、晋升通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岗位能力胜任的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所属岗位的胜任能力素质,找出目前的差距并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和改良从而达到快速胜任岗位能力的目的。这主要包括一些沟通、时间管理、目标制定、流程梳理、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4、团队能力的培训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安排相关的团训,团训可以让他们快速的了解自己的同事,并且有效打造团队协作精神和增强团队凝聚力。扩展资料:入职培训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型培训形式,主要有:在职培训、现场培训、讲座培训与程序化教学培训等;另一类是新型培训形式,主要有非正规学习培训、试听化培训、模拟式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户外式培训与咨询式培训等。无论是传统型培训,还是新型培训形式,皆有其优劣性。关键是针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等因素特点,将其灵活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入职培训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减少新员工的压力和焦虑;2、减少启动成本;3、降低员工流动;4、缩短新员工达到熟练精通程度的时间;
5、帮助新员工学习组织的价值观、文化以及期望;
6、协助新员工获得适当的角色行为;
7、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
8、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